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的部署,现就我省加快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要求,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于推进农村(社区)改革发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成长成才,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目标任务 1、从2009年到2012年,采取省市联动、分级选聘、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的方式,将省、市、县三级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纳入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总体计划。2012年底前,全面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作目标。 2、省选聘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制定下达全省选聘计划。其中,省级年度选聘计划每年选聘1600名,按比例分别下达各市。各市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协调各县(市、区)制定年度选聘计划,报省选聘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具备条件的地区可提前完成选聘计划。 三、主要措施 3、各地要把“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农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现状,结合基层高校毕业生配备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选聘工作方案,确保选聘工作有序进行。 4、省选聘计划由省选聘王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各市组织人事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市、县(市、区)选聘计划由各地组织实施。选聘工作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严格选聘工作程序,切实把好报名推荐、资格审查、考试考察等主要环节。要把选聘条件、选聘办法、选聘程序、选聘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增强选聘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度。要认真组织考试考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应聘高校毕业生的德才表现,确保把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良、品行作风端正、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高校毕业生,选聘到村(社区)工作。 5、省选聘高校毕业生的政策待遇,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意见》 (苏办发[2008]13号)精神执行。各市、县(市、区)参照省选聘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政策待遇,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政策。 6、把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培养纳入干部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教育培养,促进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要加强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经验传授、创业扶持等方式,帮助他们掌握做好农村 基层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要安排优秀基层干部对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实行结对帮带,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农民群众、适应农村工作。 7、健全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的考核办法,强化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日常考核重点掌握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德才表现和岗位职责履行等情况;年度考核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奖惩、培训、岗位调整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8、切实做好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要严格履行录用、任职程序,根据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岗位和职务。要确保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并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加强对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动态管理。 9、建立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有序流动制度。对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工作实绩明显、党员、群众认可的优秀到村(社区)高校毕业生,及时补充到基层领导干部岗位。逐步提高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从具有 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中招考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的比例。引导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经过实践锻炼的大学生“村官”中招录员工。对不 愿长期在村(社区)工作的,鼓励和引导其另行择业、自主创业。 四、加强领导 10、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区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既注重激励保障,又强化竞争择优,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11、要建立选聘工作组织机构。省选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省选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地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本地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督促检查。 12、省、市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管理服务工作。各高等学校要认真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动员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成长,关心高校毕业生在村(社区)工作情况,在技术、信息、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市、县(市、区)组织人事部门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并形成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上一页 [1] [2] |
...两个分别都上外网的路由器 |
...flash游戏hunted forever |
...万年历和常用节日日历 |
南国风网站的版权信息:保留所有权力